比亚迪的500万辆,为何会成为“中国汽车”的秀场?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仪式,感动了不少国人。比亚迪用一支2分47秒的视频细数了所有中国汽车品牌的历史节点,从一汽、东风、长安等传统车企,到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传递出了“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美好期盼。除此之外,比亚迪还在活动场地展示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中国品牌新能源车。
在中国汽车历史上,首次有企业为其他品牌搭台,将几乎所有自主品牌代表车型齐聚。有网友感慨,这场仪式不仅仅是比亚迪的庆祝活动,更是一次中国汽车的加速超越。比亚迪希望所有中国品牌能抓住这次前所未有的新能源历史机遇,共同做大做强。
而事实上,比亚迪也在坚持这一理念。一直以来,比亚迪都将自己定位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在新能源汽车刚刚兴起之时,比亚迪坚持新能源的技术路线,并持续投入研发;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并让中国汽车品牌集体“逆袭”的当下,外界也开始关注比亚迪将如何承担起“领导者”的责任。
喊出“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比亚迪,能否实现持续增长,并走上世界舞台的重任?
20年来只为证明一道题:中国汽车可以
在8月9日的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仪式上,王传福曾动情地表示:“这不仅是比亚迪的高光时刻,更是中国品牌的高光时刻。”无论是比亚迪,还是其他中国汽车品牌,都曾经历一段不被看好的历史。
王传福回忆,过去20年,比亚迪遭受过各种冷嘲热讽和一系列市场挑战。进入汽车行业第一天,比亚迪被人质疑“一个做电池的,怎么敢做汽车?”2004年,比亚迪在北京车展首次展出三款新能源概念车,人们“看不懂,也看不上,更看不起”。
谈到这些,王传福几度哽咽。他说,比亚迪在过去20年的创业历程中只为证明一道题:比亚迪可以,新能源汽车可以,中国汽车更可以。
比亚迪造车的故事,也是中国品牌造车的缩影。如今,中国品牌已经告别了“产品不被认可,技术不被认可,服务不被认可”的至暗时刻。“中国品牌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服务体验上都有很大进步,不仅性能更好、配置更高、科技感更强;而且在外观和内饰的设计上,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而中国品牌如今能成为市场的主导者,主要得益于全球新能源浪潮率先在中国刮起的历史机遇。因此,中国汽车界越来越多企业、从业者也在呼吁:中国汽车发展不易,新能源转型是中国汽车工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汽车品牌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共同做大新能源市场,而不是上演窝里斗的闹剧,让人看笑话。
「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对于比亚迪而言,喊出“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事实上,与其他中国汽车品牌开放共赢,也是比亚迪近年来一直在推进的工作。
2020年,比亚迪宣布成立弗迪电池、弗迪视觉、弗迪科技、弗迪动力、弗迪模具共5家以“弗迪”命名的子公司。比亚迪公告称,成立弗迪系公司,是为了提升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对外销售业务的竞争力。
如今,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插电混动乃至完整的电动化平台,都已对外开放。在自主品牌中,一汽红旗、创维、赛力斯蓝电等品牌都已用上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或DM混动等平台。
此外,丰田旗下的bZ3车型,也全面采用了比亚迪的电动化平台。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为数不多的“技术输出”案例。
过去数十年,中国汽车不被认可的故事,本质上还是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在核心技术上的技不如人。但进入新能源时代后,这一情况已被改写。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上实现领先。在比亚迪的总部,有一面被专利证书铺满的墙体格外醒目,上面用成千上万个专利证书组成的“技术为王 创新为本”,几个大字传递着比亚迪为何会成功的根本。
造车20年,比亚迪在技术领域的投资已达千亿资金规模,而最能体现比亚迪对技术投入痴迷的一组数据是——在最近的12年,比亚迪有1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甚至很多时候是净利润的3到4倍。尤其是2017年到2019年三年间,即便净利润遭遇三连降,但比亚迪的技术投入仍然在上升,其2019年技术投入达84亿元,超当年16亿元净利润的5倍。
“许多人在笑我们,这是在烧钱。”王传福在分享时再度哽咽说道。
截止目前,比亚迪的研发团队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增长到现在的超过9万人,20年间增长超过2000倍,并形成了11大研究院的完整研发体系。今年又有3万多应届毕业生加入比亚迪,其中81%的人将从事研发工作。
如今,在平均每个工作日,比亚迪会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也正是得益于过去20年来不断加码的技术投入,才换来了如今的“厚积薄发”。
在研发投入上的不断加码和对技术路线的坚持,不仅让比亚迪收获了如今的市场地位,也让其品牌建设得到极大改善。现在,比亚迪旗下已经形成了比亚迪品牌、腾势品牌、方程豹品牌和仰望品牌等覆盖10~100万级市场的所有细分市场品牌。而品牌矩阵的形成,也让比亚迪拥有了冲击世界级企业的底气,这也是所有中国汽车的梦想。
将「中国汽车」打造成品牌标签
毫无疑问,比亚迪如今的市场地位主要得益于其20年如一日的技术研发,但更加离不开中国新能源浪潮这股东风。王传福也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早的参与者,我们有幸在这个时代浪潮中,迎来了这几年的高速发展期。”
借助新能源浪潮,中国市场在全球的地位和中国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数据显示,从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0万辆,中国用了14年;从第1000万辆到第2000万辆,仅用时不到一年半。在这其中,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10年,渗透率才突破1%;从2016年到2019年,3年多时间,渗透率提升到了5%;而从2020年起,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连续两年实现了翻倍增长;到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渗透率已经到了32.4%。王传福也给出预测,到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增长到60%以上。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壮大带来的结果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在核心技术及产业链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
“现阶段,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强国,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汽车产业不再被‘卡脖子’。客观上,我们有创造世界级品牌的基础和实力。”王传福表示。
在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已经成为如今中国品牌的主旋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在出口规模上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上汽、奇瑞、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成为出口主力。
比亚迪上半年出口销量8.1万辆,同比增长10.6倍,增速位居自主品牌第一,这表明比亚迪的出口业务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如今,比亚迪乘用车已经出口到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并已经在一些国家中站稳脚跟。
比如,在新西兰,比亚迪就获当地1~5月电动汽车累计销量冠军;在新加坡,比亚迪获1~5月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冠军;在以色列,BYD ATTO 3已连续9个月获单车型销量冠军;在泰国,BYD ATTO 3连续7个月成为纯电动车销量冠军。这些数据无不在表明,比亚迪乘用车的身影正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出现。
这也是中国将会诞生世界级品牌的重要信号。中国虽然长期是汽车大国,但还未踏进汽车强国之列。因为汽车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拥有至少一个世界级品牌。比如德国有大众、奔驰和宝马;美国有通用、福特和特斯拉;日本有丰田、本田和日产;韩国则有现代和起亚。
因此,海外市场才是中国汽车下一个时代的关键增长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海外消费者眼中,中国汽车品牌仍然十分陌生。甚至,“中国汽车”这个标签会影响到海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因此,强化“中国汽车”的品牌认知,用更好的产品、服务去满足海外用户的需求,就成为了当下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必修课。而让中国汽车在海外得到认同,首要前提是中国汽车要团结在一起。只有在一起,才能在海外建立“中国汽车”的认同感。
写在最后
比亚迪用其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向行业传递了一个共同声音:没有哪个中国造车是容易的。同时其也借助「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这个主题,展示了中国品牌强大的组合竞争力。
比亚迪也在用自己亲身验证过的经验,证明了中国汽车崛起的根本是坚持不断加码的技术投入,以及坚持自己认为是对的技术路线,并坚持走下去。
正如比亚迪将舞台中央的位置留给所有自主品牌一样,未来所有的中国品牌应该站在一起,将「中国汽车」这场全球名片传递到海外每个角落。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