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审查与讨论政府“账本”:紧盯高质量发展,“钱袋子”用在关键处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4-01-25 12:41   阅读量:16718   

政府“钱袋子”如何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昨天,市人大代表审查与讨论《关于上海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等政府“账本”。减税降费、科研投入、民生保障……透过账本上的数据,来看政府“钱袋子”如何用在关键处,助力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减税降费持续释放动能

产业转型升级窗口期,中小企业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如何更好释放信心?

2023年本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过1100亿元。市人大代表、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叶元伟认为,“有效减轻了企业税务成本,巩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成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他认为,这也有利于引导企业形成从研发投入到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激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市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慧敏留意到:上海去年推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项目落实预留采购份额政策,授予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份额达60%以上。“许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过硬、产品过关,但因自身缺乏资源等原因,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她认为,政府应提供公共采购专业服务平台,让中小企业公平公正地参与竞争。

既“选项目”也“选人”“选机构”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离不开源头创新。

预算报告显示,2024年将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支持科创中心建设,全市安排633亿元,增长19.9%。“两位数增长外,更要聚焦基础研究项目支持方式的变化。”市人大代表、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进一步剖析,从财政科技支出结构看,正从单一的“选项目”向“选人”“选机构”转变。

上海不少学科领域已迈入与全球顶尖水平并跑阶段。宋扬认为,想探索“无人区”,就不能预设技术路线、研究目标,要认准有潜力的科研人员,给予充足稳定的财政支持,营造良性竞争的内部环境,让他们自由探索,心无旁骛地投身创新。

“有效运用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锻长板强弱项,积极把握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市人大代表、上海力金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诸正伟认为,全市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日渐凸显,这充分体现出上海大力支持尖端领域和基础性研究的决心。他留意到,财政科技投入也流向“模速空间”等创新生态社区建设,在财政支持、空间载体、人才引进等各方面形成资源汇集,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避免重复建设,以小成本撬动内需增长

民生保障并非单纯的“消耗型投入”,也是“生产型投入”。

去年全市财政教育支出1206.1亿元,增长7.4%。市人大代表、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留意到具体细节。譬如,扣除人力成本等刚性支出后,课程建设、数字化转型、科学教育等关键领域的投入是否增长。“过去数字化投入以学校为单位,投入大、效果不一,如今部分区试点建设教育公共数字基座,通过集约建设节省成本。”他认为,这类支出属于内涵式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他还关注到,上海今年将安排城市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支持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市民体验度。

预算报告中提及今年将支持落实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对博物馆、美术馆的支持力度。市人大代表、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党工委书记万小岚认为,这也是内需增长发力点。她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举例,接下来将落实好文体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体育活动资源、产业集群、空间场馆深度融合,建设好“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555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不良信息举报-
市场情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60394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