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标志性地名逐渐消失,城市更新如何留住城市记忆?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一些标志性地名消失了,一些口口相传的文化历史随着人的搬迁离开也在逝去,有价值的城市记忆如何留存?
2025年上海两会,上海市政协委员张莉萍带来2份提案,分别是《关于加强上海标志性地标地名纳入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提案》《关于保护海派历史文化“活化石”的提案》。
“成功的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界面的更新,更应该是城市文化脉络的延续与传承。没有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传承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她说。
将标志性地标与地名纳入历史文化保护
在上海老城区,有许多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标志性的地标、地名,例如以老城墙城门命名的老西门、小南门等,以古玩街著称并被称为上海“琉璃厂”的东台路,以码头渡口命名的十六铺、董家渡、曹家渡等,依桥成市的八仙桥、泥城桥、东新桥等,依建筑物命名的长寿路大自鸣钟,江南制造局所在地的高昌庙,书局报刊业集中的平望街……
其中,靖远街区域曾经是以上海第一家演出京剧的中国茶园“满庭芳”为中心的繁华商圈,以“满庭芳”作为招牌甚至能与静安区的“张园”媲美,在原“满庭芳”位置的附近还有“芜湖路”和“西上麟街”等路名。
“可惜如今这些具有独特文化意味的马路都已消失殆尽,原址建筑早已拆除。”张莉萍说,上海不少类似这样的街道与地名未能得到妥善保护、宣传和利用,很多有故事的街道与建筑已少有人知晓。另外,根据土地出让用途规划,上海中心城区的城市界面面临重构,许多古老街区道路已经或即将重新调整、命名。
因此,她建议相关部门制定有效政策来保护上海标志性的地标和地名,把它们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文化金字招牌。
一方面,聘请从事历史文化保护与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历史文化保护评估小组,在街区拆除、规划重建、土地出让等环节,分别对区域历史文化的保留、规划利用、价值重构提供指导建议。
另一方面,编纂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名目,将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地标、地名纳入保护范围,并深化对标志性地名背后的历史事件、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文物典藏、物质遗产和非遗传承等的认识和研究。在城市更新中,适时适地对标志性地标、地名设立历史纪念碑。
口口相传的文化亟待保护
上海地域方言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等,不少是通过口口相传,如今正面临极度萎缩的窘境。
张莉萍说,居住在黄浦、虹口、徐汇、静安、长宁等老城区的老一辈市民,是海派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这些“海派故事老人”逐渐步入高龄,或相继离世,随着老城区街道的大规模旧改,他们的后代也纷纷搬离故土,那些蕴含着丰富海派历史文化的故事和记忆逐渐被时代的洪流淹没。
“上海特有的本土文化正逐渐淡化,历史文化的流失导致文化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一旦错过保护的黄金期,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形式恐再难寻觅。”她说,历史文化空心化现象正在形成。
她建议,对中心城区老一辈原住民进行排摸,对于洞悉历史文化典故、风土人情和非遗技能的传承者及其后人,应及时开展身份辨别,给予身份标注,即使中心城区旧改,原住民向郊区外迁,也能够与迁入地历史文化保护部门信息对接,以确保海派历史文化传承线索不中断。
文本整理是传承的首要条件,理论研究是传承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关于上海口口相传历史文化的文字记载和正式出版物数量相对较少,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足。
对此,她建议依托研究机构、高校等专业力量,在实践调查和深度挖掘的基础上,采用文本、音视频记录等方式开展原生态多模态采录整理,建立上海口口相传历史文化的数据库,保留和记录上海地域历史文化遗产。
同时,要完善保护与传承机制,组织更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鼓励具有上海历史文化特色的官方和民间博物馆、高校、研究机构积极交流,加大征集收藏上海历史文物和文化藏品的力度,结合地方志编撰上海人文历史文化丛书。
文旅融合也是推动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她建议,尽快对各老城区沿街沿线地区的民风民俗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梳理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将系列研究成果开发利用,丰富旅游宣传内容,提高区域旅游的文化含量,加大民间文化的商业开发力度。
张莉萍还提到,上海作为一个典型的国际移民城市,新上海市民对于本地历史文化的接触和了解有限,建议在市民精神文化建设和行业职业教育中开设专题板块,普及上海地域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