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贝淘金的年轻人冷静了

来源:投资界
发布时间:2025-10-19 01:16   阅读量:11008   

10月14日,具备避险属性的黄金持续上涨,在前日突破4100美元/盎司关口的基础上,国际金价盘内一度涨至4179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受国际金价影响,国内金店金饰克价突破1200元。

作为国内黄金珠宝产业的重要集散地,近来,深圳水贝黄金珠宝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现象——黄金行情虽“热”,但来此淘金的年轻人却愈发“冷静”。

走进水贝地下一层,射灯将柜台里的黄金照得晃眼,不断有年轻人穿梭于各个展台,或驻足,或询价,热闹非凡。

当金价不断刷新历史高点,这个全国*的黄金批发市场,正悄然成为观察黄金投资观念变迁的一扇窗口:年轻人用手机敲出投资“新玩法”,而部分传统商家却在实物黄金的价格波动里付出高昂的“学费”。

一场关于黄金投资的观念碰撞,正在这片金灿灿的江湖里悄然发生。

金饰消费是情绪价值

但投资更看性价比

尽管金价高企,水贝市场的人气并未减弱。陪老婆前来选购金饰的李楠表示,“黄金,四分消费,六分投资”。在他看来,金饰消费承载的是情绪价值,所以无所谓金价高低,有需要就买。

但一谈到黄金投资,李楠的态度则截然不同。“从理财的角度来看,实物黄金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与李楠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来水贝为家人购买金饰的张磊,“如果给我2万块做黄金投资的话,我会更加考虑线上的黄金ETF或者积存金。”

张磊分析道,黄金ETF和积存金交易更方便、手续费更低,而实物黄金不仅有加工费、回收时还有折旧费。“黄金涨幅如果不够大,收益可能还覆盖不了折旧损失。”

区别于过往偏爱实体黄金的“中国大妈”,这届年轻人似乎在黄金消费和黄金投资上划出了一道清晰的界线:消费为情绪价值买单,但投资更看性价比和回报率。没有储存烦恼、没有品牌溢价、交易便捷的黄金ETF基金或者积存金,成为他们黄金投资的*。

90后陈静就是黄金ETF的定投族。除了结婚时买的“五金”,她没有再买过实物黄金,而是把闲钱都投进了黄金ETF里。在她看来,对于资金量不大的投资者来说,购买实物黄金风险可能较大,很难通过定投平滑成本,“大户人家才会投资实体黄金。”

“我基本每天都在支付宝定投,但额度很小,10块钱也能投”陈静说道。这种小额高频的操作,让她在参与黄金市场的同时,又不影响日常生活品质。

重仓实物黄金亏损几十万

水贝老板交过的“学费”

相比更偏爱线上黄金投资的年轻人,水贝市场里许多商家依然坚守“现货为王”,他们习惯重仓实物黄金,却在价格波动中承受着经营压力。

上半年美联储会议后,随着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美元走强压制金价,叠加地缘政治阶段性缓,黄金的避险需求下降,国内金价从855元/克一度跌至720元/克。

水贝商家孙丽就在这轮下跌中损失了几十万。她一贯认为“黄金早晚都能变现”,因此一有闲钱就会囤实物黄金。然而,当她在840元/克高位购入的黄金,由于店内周转困难,不得不以780元/克出手时,那一刻她体会到了重仓押注实物黄金的风险。

原来水贝黄金的定价策略是“国际金价+工费”,商家利润主要来自微薄的加工费。为了保证稳定盈利,他们必须实现快速周转、薄利多销。这种快进快出的模式,一旦资金周转不畅,就只能低价出手实物黄金变现。

“我们这行,很容易模糊生意和投资的界限。”孙丽坦言,他们买金料最终还是为了加工销售,但如果把它当作投资,当大量黄金积压在库房,既占用资金,又难以在价格波动中灵活应对。

同为水贝商家的杨帆,则开始尝试新路径。“今年看股市涨的很好,提前买了一些科技股,顺便研究了一下黄金ETF,两边都涨得不错。”

吸取同行教训,杨帆不再把所有资金押注在实物黄金上。除了在余额宝里预留日常营运资金,他将一部分钱放在支付宝的黄金ETF里,另一部分则投入了股市。

在杨帆看来,做生意必然要囤积金料,但比例需适当。大量金料囤积库房,不仅占据资金,变现时还需找渠道、谈价格,周转效率难以匹配店铺运营的即时需求——进货、结算工费、维系日常流转等。相较而言,黄金ETF等资产流动性高、变现快,在支付宝上还能直接兑换实物黄金,对他而言“可攻可守”。

“我还会继续买黄金ETF,各国央行都在买,跟着大方向走没错。”杨帆对黄金的长期价值依然看好。

尽管传统黄金投资观念在水贝依然占主流,但一场“痛则思变”的转型已悄然启幕。线上黄金投资的便捷性、分散配置的安全性,正吸引越来越多像杨帆这样的商家转身。

值得一提的是,杨帆对黄金ETF的“顺便研究”,还让他躲过一劫。9月中旬,水贝市场十多家料商集体跑路,不少商家的货款和回收黄金都被“卷走”。而杨帆此前合作的一家料商,也在其中。

狡兔三窟:年轻人黄金投资的新兵法

今年以来,金价不断突破新高,年内黄金涨幅超50%。有人面对狂飙的金价感到“眩晕”,黄金真的还能买吗?也有人“买涨不买跌”,市场开始出现不少贷款买金、刷信用卡炒金的案例,有人甚至押上全部身家,期待“一夜暴富”。

相比之下,坚持在支付宝里定投黄金ETF的陈静则显得更为理性。她将资产明确划分为两部分:保障日常开销的钱放在余额宝里,不求高收益,只求风险隔离,“投资的钱有可能亏本,但这部分钱*不能亏。”

其余闲钱,她一部分配置黄金ETF作为避险资产,另一小部分投入股市追求更多收益。

据悉,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把钱分散放在“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ETF基金”的“新三金”组合里。蚂蚁财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近千万90后、00后投资者同时配置了新三金。在慢牛行情下,不少人还增加配置了主动权益基金、被动指数基金,在稳健底仓基础上增强收益潜力。

95后小恒从2022年开始,陆续将45万存款搬入“新三金”。其中,25%的资金投入黄金ETF基金,75%的资金放在比较稳健的债券基金和余额宝里。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黄金ETF本金越大,波动越明显,分散配置,才能让‘老婆本’更稳一点。”

这种审慎的资产配置理念,折射出年轻一代对黄金投资的清醒认知:黄金可以是资产组合中的“避风港”,却不是通往财富自由的“直通票”。

从都市青年到水贝商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科学的黄金投资,不是押注,而是配置。破釜沉舟固然能彰显决心,但懂得狡兔三窟,为财富预留多条出路,才是穿越周期、稳稳前行的“淘金之道”。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555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不良信息举报-
市场情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60394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