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水下森林”从“水中草”到“致富宝”
在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水草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繁忙且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水草产业,正以独特的魅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踏入三树镇的水草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簇簇长势喜人的水草。水罗兰、虎耳、紫红玫瑰、丁香等品种各异的水草,在水中舒展着茎叶,色泽鲜亮,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水下森林”。工人们熟练地手持工具,打捞成熟的水草,并将品相优良的水草整齐码放。
基地负责人陈健介绍,入秋以后天气转凉,这是水草生长和销售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各地客户的订单量大幅增加,每天热销3万多株,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11月份。“今年的行情,每坨水草大概在18块8到二十几块钱,每天销售3万多株。如今,玩水草的水族群体日益庞大,对造景需求越来越高,订单增长速度非常快。” 陈健说道。
水草,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美化水体、净化水质的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族箱、水族景观等观赏需求的提升,水草的市场需求逐年攀升。基地种植人员采用科学种植方法,精准控制水质、光照和温度等因素,全力确保水草的品质和成活率。
工人周丽表示:“比较好卖的水草有水罗兰,它制氧能力强且耐造。虎耳和一些绿色水草也不错,还有紫红丁香、玫瑰丁香等红色水草,颜色鲜艳,放在鱼缸里非常好看。” 陈健补充道:“水草对光照、氧气、二氧化碳和温度的要求都比较高,需要精准控制。水族玩家群体不断扩大,他们对造景有更高追求,我们通过自身实验和养殖经验,制定标准并传授给玩家。”
如今,三树镇的水草产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水草、卖水草”模式。近年来,当地深度挖掘水草种植特色领域,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构建起从水草培育、种植、加工,到鱼缸设计、制作,再到水草与鱼缸搭配组合的完整产业体系。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还增强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当地搭建电商直播平台,邀请专业主播线上展示推广水草、鱼缸等产品。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工人姜小燕感慨:“以前在上海上班,租房、吃住都要自己解决。现在回老家,既能照顾老人,孩子上学也方便。收入我很满意,还学到了电商运营知识,未来有机会也想从事这一行业。”
展望未来,水草种植基地负责人陈健满怀憧憬:“我们将依托即将建成的智能化工厂,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拓展到观赏鱼、鱼缸、水草泥、水草灯以及增氧泵等相关产业,实现全产业发展,增加产业附加值,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