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前三季度北京经济:5.6%的增长来自哪里?

来源:千龙网
发布时间:2025-10-23 11:18   阅读量:7390   

10月22日,北京市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北京经济顶压前行,GDP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分析北京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发现,传统优势领域的带动、增量和存量政策效果显现,以及新兴动能的加速成长是主要支撑因素。其中,先进制造业以及与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表现亮眼。

优势领域

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合计贡献率超八成

北京的传统优势领域集中在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和工业,前三季度,三个行业的增加值合计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八成。

其中,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自年初以来,行业收入增速呈现逐月加快趋势,这与软件开发、云存储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密不可分。

今年以来,北京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并先后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等政策,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也在加快迭代升级。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突破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3500亿元,两项指标均占全国总量的一半,被称为人工智能第一城。

增速排在第二位的是金融业,前三季度,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工业方面,前三季度,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增长。工业出口表现出韧性,前三季度,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588.9亿元,增长6%,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电气机械、汽车、专用设备等制造业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新兴动能

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成倍增长

工业中,先进制造业快速增长,电子制造业增长24.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五成,成为第一拉动力。汽车制造业增长13.4%,五大装备制造业继续回暖,增长8.2%。

记者注意到,工业中,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制造业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北京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9%,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占比32.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9%,占比46.5%。二者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48.5%和116.5%。

其中,智能车载设备、航天器及运载火箭、通信终端设备、集成电路等高端行业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从产量看,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5倍,风力发电机组、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7.1%和39.6%。

不止在工业领域,服务业中,新质生产力表现同样突出。1-8月,北京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3.2%,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收入增长10.3%,同样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信息技术服务、新兴软件开发、新型媒体服务等产业增势较好。

新质生产力的加速成长为北京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也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受此带动,相关投资、创新链与产业链等加快向新质生产力布局,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1-8月,北京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1.7%,集中在集成电路、互联网信息领域;前三季度,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一倍,互联网企业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与应用持续加大算力硬件购置投入。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4%,比1-5月提高2.3个百分点。

政策效应

服务性消费占比近六成,达近五年最高

各类增量和存量政策也为北京经济的稳和进提供了支撑,政策效果直接体现在经济数据上。

今年,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带动下,前三季度,北京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83.1%,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9.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4.5个百分点,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与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合计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2.3%。

前者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后者则直观体现了实物工作量的情况。今年以来,二者合计占比始终保持在六成左右的较高水平,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落地等,带动相关产品生产和销售加快,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液晶显示模组等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增长。此外,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3.5%和8.1%,市民对升级类商品的消费不断增长。

除商品消费外,北京市民消费的一个明显趋势是服务性消费的占比越来越高。目前,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达到59.8%,为近五年最高。前三季度,北京服务性消费额增长4.8%。

北京的服务性消费集中在信息、交通、文化娱乐等领域。近年来,北京推进文商旅体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演唱会经济、体育经济快速发展,工艺美术品销售、内容保存服务、休闲观光游览服务、创作表演服务领域发展潜力较好。

今年以来,北京举办的大型活动场次和接待人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一成以上。1-8月,全市线下文化消费收入同比增长近二成。此外,随着境外人员服务便利化改革的推进,来京旅游的境外游客增多,前三季度全市接待入境游客388.4万人次,同比增长42.9%。

预期改善

证券交易额较上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随着系列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市场预期和信心有所改善。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股市活跃度、新设企业数量等都反映了这一点。

8月末,北京地区企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保持较快增长。股市活跃度有所提升,前三季度北京地区证券交易额增长33.9%,较上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其中股票交易额增长一倍以上。

此外,前三季度,全市新设企业超23万家,同比增长二成以上。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数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机器人、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企业培育持续加快。

展望

四季度北京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前三季度,北京经济发展有基础有支撑、韧性不断增强。下阶段,北京具备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和支撑,同时也面临风险和挑战。综合来看,四季度北京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从国际看,10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连续2个季度上调对全球增长的预测,但低于2024年3.3%的水平,关税冲击将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从国内看,前三季度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具体到北京,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前三季度GDP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呈现出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增势稳定的特点。其中,工业、投资较快增长,服务业重点行业增速提高,对经济支撑带动作用明显,这些都为北京全年经济平稳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北京经济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继续把着力点放在扩大需求上,进一步释放政策效能,促进经济向好向新发展。此外,十五五重要部署也会激发市场需求,提振信心,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夯实基础、注入动力。

10月22日,北京市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北京经济顶压前行,GDP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分析北京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发现,传统优势领域的带动、增量和存量政策效果显现,以及新兴动能的加速成长是主要支撑因素。其中,先进制造业以及与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表现亮眼。

优势领域

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合计贡献率超八成

北京的传统优势领域集中在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和工业,前三季度,三个行业的增加值合计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八成。

其中,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自年初以来,行业收入增速呈现逐月加快趋势,这与软件开发、云存储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密不可分。

今年以来,北京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并先后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等政策,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也在加快迭代升级。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突破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3500亿元,两项指标均占全国总量的一半,被称为人工智能第一城。

增速排在第二位的是金融业,前三季度,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工业方面,前三季度,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增长。工业出口表现出韧性,前三季度,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588.9亿元,增长6%,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电气机械、汽车、专用设备等制造业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新兴动能

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成倍增长

工业中,先进制造业快速增长,电子制造业增长24.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五成,成为第一拉动力。汽车制造业增长13.4%,五大装备制造业继续回暖,增长8.2%。

记者注意到,工业中,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制造业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北京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9%,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占比32.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9%,占比46.5%。二者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48.5%和116.5%。

其中,智能车载设备、航天器及运载火箭、通信终端设备、集成电路等高端行业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从产量看,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5倍,风力发电机组、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7.1%和39.6%。

不止在工业领域,服务业中,新质生产力表现同样突出。1-8月,北京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3.2%,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收入增长10.3%,同样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信息技术服务、新兴软件开发、新型媒体服务等产业增势较好。

新质生产力的加速成长为北京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也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受此带动,相关投资、创新链与产业链等加快向新质生产力布局,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1-8月,北京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1.7%,集中在集成电路、互联网信息领域;前三季度,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一倍,互联网企业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与应用持续加大算力硬件购置投入。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4%,比1-5月提高2.3个百分点。

政策效应

服务性消费占比近六成,达近五年最高

各类增量和存量政策也为北京经济的稳和进提供了支撑,政策效果直接体现在经济数据上。

今年,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带动下,前三季度,北京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83.1%,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9.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4.5个百分点,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与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合计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2.3%。

前者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后者则直观体现了实物工作量的情况。今年以来,二者合计占比始终保持在六成左右的较高水平,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落地等,带动相关产品生产和销售加快,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液晶显示模组等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增长。此外,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3.5%和8.1%,市民对升级类商品的消费不断增长。

除商品消费外,北京市民消费的一个明显趋势是服务性消费的占比越来越高。目前,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达到59.8%,为近五年最高。前三季度,北京服务性消费额增长4.8%。

北京的服务性消费集中在信息、交通、文化娱乐等领域。近年来,北京推进文商旅体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演唱会经济、体育经济快速发展,工艺美术品销售、内容保存服务、休闲观光游览服务、创作表演服务领域发展潜力较好。

今年以来,北京举办的大型活动场次和接待人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一成以上。1-8月,全市线下文化消费收入同比增长近二成。此外,随着境外人员服务便利化改革的推进,来京旅游的境外游客增多,前三季度全市接待入境游客388.4万人次,同比增长42.9%。

预期改善

证券交易额较上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随着系列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市场预期和信心有所改善。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股市活跃度、新设企业数量等都反映了这一点。

8月末,北京地区企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保持较快增长。股市活跃度有所提升,前三季度北京地区证券交易额增长33.9%,较上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其中股票交易额增长一倍以上。

此外,前三季度,全市新设企业超23万家,同比增长二成以上。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数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机器人、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企业培育持续加快。

展望

四季度北京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前三季度,北京经济发展有基础有支撑、韧性不断增强。下阶段,北京具备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和支撑,同时也面临风险和挑战。综合来看,四季度北京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从国际看,10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连续2个季度上调对全球增长的预测,但低于2024年3.3%的水平,关税冲击将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从国内看,前三季度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具体到北京,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前三季度GDP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呈现出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增势稳定的特点。其中,工业、投资较快增长,服务业重点行业增速提高,对经济支撑带动作用明显,这些都为北京全年经济平稳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北京经济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继续把着力点放在扩大需求上,进一步释放政策效能,促进经济向好向新发展。此外,十五五重要部署也会激发市场需求,提振信心,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夯实基础、注入动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555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加入我们 - 不良信息举报-
市场情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60394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