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智能固态电池核心装备获国际头部厂商认可 加速产业化进程加速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动力电池技术正迎来关键转折点。国内方面,随着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升温,行业预测电动化渗透率将再创新高。与此同时,欧盟“禁燃令”明确要求2035年全面停售燃油车,这一政策导向正倒逼全球车企加快固态电池的研发进程。在此双重驱动下,电池设备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传统液态电池产线面临全面升级,为设备制造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先导智能作为全球少数几家具备锂电整线交付能力的装备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目前,该公司成功打通了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设备环节,构建了一套具有 100% 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矩阵,涵盖了全固态电极制备、全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及复合设备、裸电芯组装到致密化设备、高压化成分容等全固态电池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关键设备,为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先导智能更是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向一家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企业交付了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其中包括复合转印设备与高速叠片设备。这一交付成果不仅是先导智能自身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也为整个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一、创新技术攻克固态电池制造核心难题
干法电极工艺取得重大突破
干法电极工艺凭借混料、覆合、辊压等流程,解决界面兼容性问题,设备精度要求极高。先导智能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多年的技术积累,成功打造出了全自主研发的干法涂布设备新构型。这一新型设备具有工艺窗口宽、操作与维护便捷等显著优势,能够满足产品幅宽 1000mm,厚度 40μm-300μm,负极速度 80m/min、正极速度 60m/min 的生产需求,为干法电极工艺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湿法工艺方面,先导智能的制浆与涂布系统采用特殊涂布结构,可实现固态电极与涂布的高速大幅宽生产。
电解质膜制备加工效率大幅提升
全固态电解质膜作为全固态电池的另一关键组成部分,其制备方法也会对电池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先导智能全新开发的电解质制浆机具有粉料干混及浆料捏合、高效分散等多种功能,其独特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捏合与分散能力,实现了高效制浆,同时避免了电解质在制备过程中的劣化,保证了产品质量;新型涂布机更是打破了传统湿法工艺的局限,可满足 10μm-60μm 厚度涂布范围的量产需求,为电解质膜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设备支持。
此外,先导智能已成功完成量产型固态电解质复合转印设备的开发,该设备可进行连续、间歇复合,复合效率高达 50m/min,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首创无隔膜切叠封装技术
先导智能首创的无隔膜叠片技术通过动态压合控制提升了对齐精度,成功解决了固态电芯堆叠的难题,将叠片效率提升至 0.15 秒 / 片,且对齐精度误差≤±10μm,良率提高了 15%,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大容量温等静压电芯致密化系统投入使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固态电池的性能,先导智能成功研发出 600MPa 大容量等静压设备。该设备通过提高一次装载电芯数量来提高设备效率,可提供高效温等静压作业环境,温度最高可达 150℃。配合绝缘边框工艺,该设备有效解决了致密化过程中极片位移、边缘剪切等问题,保证了电芯边角无损伤。同时,配套的自动套袋上料以及自动下料拆袋设备,实现了全自动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二、国际交付彰显中国装备制造实力
此次先导智能向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企业交付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不仅巩固了其在全球固态电池装备市场的领先地位,更标志着其从单机供应到整线解决方案的强大能力已获得国际头部客户的高度认可和验证。这一成果对于我国在下一代电池技术装备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助力我国在全球电池技术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及相关装备企业的持续创新和突破,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向迈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