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源”激发中医药发展“第一动力”
这次会议高瞻远瞩,总结了人才培养的成绩,明确指出了人才工作的不足,明确了下一步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措施日前,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人才是世界的统治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医药人才大会,为中医药人才提供了跟踪和行动指导
不断扩大能够肩负时代重任的中医药人才规模。
近十年来,我国基本建成了一支适应中医药和产业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医师数量翻了一番,中医药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36.98万人,较十年前增长98.11%,有力支撑了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人民群众中医药获得感的提升
伴随着人才的不断成长,与会专家深受鼓舞但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中医药人才规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努力建设中医药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队伍."国医大师孙光荣表示,要推广包括读经,跟名师,重实践,强素养在内的优秀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让中医人才队伍落地生根。
我在上海期间,感觉中医急重症相关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的张伯礼表示,在新冠肺炎的重症领域,中医药已经显示出非常好的疗效,但相关人才缺乏的问题也摆在面前,希望引导各类优质人才资源向中医药领域靠拢
一直以来,中国中医科学院都在大力培养领军后备人才中国中医科学院党组书记查德忠介绍,中国中医科学院实施创新团队工程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工程,2019年以来已培养277人此外,中国中医科学院也全力引进人才最近几年来,引进国家级人才4名,留学回国人员21名,国家级招聘人员39名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表示,学校在人才培养规格和方案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以期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学习中医,进入中医行列,承担起传承,创新,发展中医的责任。
塑造以中医思维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
中医人才的培养要植入中医基因,这就是中医思维中医大师王新陆说
中医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中医人才的成长规律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始终坚持读经典,跟名师,重实践,强素养的共性,特别重视中医思维的培养
著名中医学者,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表示,福建中医药大学立足区位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临床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核心是中医思维从课程体系到教学内容再到文化基础,我们都强调中医思维的巩固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郁曙光表示,成都中医药大学实施了三期三融递进式培养模式改革,以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为基础,包括背诵期,澄清期,启蒙期,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中医思维培养与临床能力培养学校还设立了综合能力培养教研室,跨学院组建课程团队,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打造优秀栖息地,释放人才能量
我们一直在思考,高校应该如何帮扶和下沉,让基层中医人才能够留下来,扎根下来王伟说,很多中医人才到基层后缺乏发展空间,不愿意留下来,需要各方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针对这一问题,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陈晖介绍,福建省遴选了270名导师,每名导师配备2—3名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人员作为接班人还制定了符合县级中医药人员特点的职称政策,提高了基层职称晋升空间
四川单独设立基层中医药高级职称类别,对基层中医药人才进行定向评先用,进一步促进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专业化发展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田表示,截至2021年底,四川拥有中医药高级职称资格,在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万人,其中1000多人活跃在基层,成为基层中医药服务的骨干力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职称评审中建立了中医基础研究人才和临床人才绿色通道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介绍,基础研究人才绿色通道和临床名医绿色通道分别针对从事中医药文献研究的一线教师和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符合相应条件者可直接聘任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只有让人才有归属感和获得感,才能让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相得益彰在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一定会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出成绩的生动局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